當我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會因為每個人的背景或是學習曲線不同,而造成短暫的能力落差有人在這個時期比較早開竅,有些則是大器晚成,當比自己強的人不是用保護的態度對待自己而是用讓人不舒服的態度面對自己時,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被形容為霸凌,其實當我們仔細去思考這種感覺時,可以發現霸凌無所不在,從程度上的大小,滲透的模式,條件的交換與利益的關係上,我們甚至要來探討霸凌的前期試探形成的樣貌,讓你渾然不知,等到測試確定,正式的攻擊才不會讓你措手不及,防不勝防。
若是在男女框架上的話,女生對男生的霸凌,基本上我們可以一笑置之,當作廢測不去在意,其理由是因為男生本身在資源上與生理上都佔有絕對優勢,對於女生的挑釁與廢測我們大可用欣賞藝術品的角度去欣賞女生不成熟的嘴臉也是很可愛迷人討喜的一面。但若這個男女框架是建立在職場同事之間,那麼必須要思考檯面下是否有利益競爭的籌碼部分需要去注意,這時就不是一笑置之或欣賞的時候了,必須進入對戰模式,在對手準備再次測試你時,馬上給予沉重的一擊直到對方爬不起來,這樣一來往後她再看到你時才會心有餘悸,讓她知道對你的「霸凌成本」超乎她的預期,所以識破對方的意圖,讓對方知道自己也是懂的人,直接畫明情緒界線,別偷懶,人際的霸凌戰爭就是這樣,沒辦法,這就是社會。
但對於男對男的話,這樣的霸凌又牽扯了相當多的面向,在小時候有一類是有趣好玩的霸凌,對於因為對方反應很大且有趣而造成的歡樂。大部分這類比較偏向單純好玩,而另一種是透過霸凌來證明自己理解自己的強悍所帶來的成就感,這類通常帶有攻擊性,不管是身體或是心理,會造成讓你在公開場合或是社交場合無法展現交配權與話語權,透過霸凌這個舉動順勢鞏固證明自己的能力。而到了職場上的霸凌,我認為比較不嚴重的原因在於,你不像學校是必須長期相處,你可以隨時離職離開,甚至不像學校休學還要經過家人的同意,離職是你可以自己可以決定的,意思是你也必須開始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一眛的把問題丟給別人。
隱形霸凌在資本主義上也正在上演,豪宅沒有你的份,豪車比較不會被按喇叭,社會地位與財富的爭鬥無所不在,這是廣義上的霸凌,狹義上的霸凌像是父母看不起你的口氣,配偶對你的漠視,朋友的一句玩笑或是挑釁,或是別人說你不適合你不行,自己要有信念,別讓別人定義你,我們除了讓自己很明白也接受全世界的霸凌眼光之外,你也必須站起來,讓世界看見你的潛力,了解自己的優勢,建立起自己的條件,例如你雖然不強壯但是你幽默風趣懂得能言善道受大家喜愛等等,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與其過度自信樂觀的過生活,像是一顆雞蛋被人從外面打碎才了解到社會的黑暗面,不如自己破繭而出,讓對方知道霸凌所會付出的代價。
冷戰時期不只是在於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條件競爭,人與人也處於分秒競爭比較的狀態,畢竟外部世界不是你自己所能控制的,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導權,若要避免讓自己陷入窘境,懂得意識到霸凌的意圖,並隨時做好準備,才能擁有與人抗衡的權利,有的時候不說別人,可能自己也有霸凌別人的眼光但自己卻無法察覺,「霸凌水流」總是會統一留向團體當中氣勢最弱的那個人,霸凌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情緒特質,就像我們會自動在團體中找到最亮眼或最有領導力的人,然而誰又是最弱的人,大家自然也心知肚明,當最弱的那個人離開之後,很奇怪的大家會馬上意識到下一個最弱的會是由誰所扮演,把自己鞏固好,不要為了別人而讓自己立於危機中,不要小看團體霸凌眼光的力量,除非你可以隨時走人,不然不要讓自己有機會成為「霸凌蓄水池」的機會,因為那並不好受。
